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院校信息

高三多努力能考上厦大

浏览:编辑:网络整理04月13日

高三多努力能考上厦大

厦门大学这座百年学府,是多少学子魂牵梦萦的象牙塔。但现实很骨感——每年高考放榜时,总有人捶胸顿足:"我高三明明够拼了!"究竟要多努力才能摸到厦大门槛?那些凌晨五点的闹钟、摞成山的模拟卷,真的能换来录取通知书吗?

凌晨五点的灯光比鸡汤管用

见过凌晨四点半的教学楼吗?厦大录取生的作息表会给你当头一棒。有个考上经院的学长坦言,高三那年他雷打不动每天5:20起床,先用冷水拍脸醒神,6点整准时开始晨读。课间十分钟?那是用来背英语高频词的黄金时间。午休?不存在的,抽屉里永远塞着没啃完的数学错题本。

这种强度不是表演给谁看。厦大在福建的录取线常年稳居全省前2%,理科最低位次基本卡在1500名左右。换算成分数,你得比一本线高出至少60分才有戏。那些号称"随便学学"就考上的,要么是天赋异禀的学神,要么就是在偷偷抹眼泪刷题。

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

光有蛮力可不行。去年落榜的小林就是反面教材——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,凌晨两点还在朋友圈打卡,结果分数连厦大投档线都没够着。问题出在哪?他把文综三科当小说看,政治大题永远只写"坚持党的领导",历史时间轴全靠死记硬背。

真正的狠人都懂得精准发力。比如厦大热门专业会计学,数学单科平均分高达138分。这意味着你与其在语文作文里抠那5分,不如多解两道圆锥曲线压轴题。有个考上建筑系的学姐说破天机:她把近十年高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,发现立体几何占比超30%,最后三个月就专攻这个"送分题"。

心理战才是终极考验

二模考砸那晚,现厦大外院的小王在操场跑了二十圈。他清楚记得,那天离高考只剩47天,自己英语阅读错了8道。但第二天早上,他照例带着黑眼圈出现在教室,只不过错题本上多了句粗笔写的:"错题是老天爷送的复活甲。"

这种心态太关键了。调查显示,厦大新生里70%都有过"崩溃-重建"的循环经历。有个心理学教授说得妙:高考就像跑马拉松,最后拼的不是谁步子大,而是谁还能笑着抬腿。那些在五月晚自习哭完擦干眼泪继续算磁偏角的人,六月往往能笑着填志愿。

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?

别被倒计时吓破胆。就算离高考只剩三个月,抓住这三个杀手锏照样能逆袭:把手机换成老人机,每天雷打不动刷两套理综选择,每周找老师面批一次作文。去年有个艺术生,靠这三招文化课硬是从380分冲到532分,踩着线进了厦大艺术学院。

记住啊,厦大录取通知书不会从天而降。它藏在被你翻烂的单词书里,躲在写满批注的错题本里,黏在你凌晨三点强撑眼皮时喝掉的咖啡杯底。现在,立刻,马上,去把今天该刷的完形填空做了——这次可别再蒙C了!